二、无结构主义的经验主义与心理学的解释需要(1)

当一门年青科学建立起来而又不得不争争吵吵地与哲学脱离时,它一般都要费一些 时间来发现自己的主要倾向。因为这些倾向在开始时远没有被人们意识到(又是一个觉 悟困难的例子),只是通过不断摸索,有时甚至是由于早期理论上的错误或夸张而被发 现的。

在这方面,十九世纪新生的心理学中的联想主义——它力图通过由感觉和幻象构成 的原子论先决要素之间的机械联想来解释一切——用它最初的夸张和帝国主义态度比它 若是作为许多可能假设中的一个假设,以温和的形式出现,或许要起更大的作用。事实 上,正是联想主义通过反应引起了行为心理学根源的美国功能主义,和至少是当代结构 主义部分根源的德国思维心理学、尤其是格式塔理论的著述。这还不算心理分析以及比 奈(他开始时采用联想主义,但自1903年起又毅然决然摆脱联想主义)、雅奈和其他许 多为发生心理学鸣锣开道的人们的著述。

不过,在得胜而又冒风险的理论与填补这些理论的缺陷的更深刻的理论学说这种辩 证关系内部,经常出现一种倾向,在本章一开始时就指出这种倾向是有益处的,因为它 不断地死灰复燃,并且在历史上、在当代都有其代表人物,这就是实证主义倾向。它只 着眼于唯一可观察之物并在各可观察之物之间建立可重复的关系,而不考虑通过寻求解 释或通过解释性理论去超越一般事实或规律的水平。

由于我们的目标不是历史,而是解释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所以关于过去,我们 只谈谈一种相当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当人们翻阅最初几次国际心理学大会的文件, 把它们同今天的文件相比较时,或者拿四十多年前美国心理学的情况同目前的情况对比 时都能体会得到。当代绝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组织的,然后往往把研 究的结果制成多少带有普遍性或抽象性的模式。而在过去,人们却长时期地从事于搜集 事实,好象问题或问题的解决办法就会随之而来似的。例如,人们可以在一间实验室里 (还是在1929年)找到年复一年搜集到的、大量有关同样一些小学生的资料,它们提供 了一张极为丰富的、小学生在人所共知的种种测验中所获得的成绩纵向表。但从事这项 艰巨而细致工作的人们却不知道他们要从中汲取些什么。今天,纵向研究只运用于检查 增长速度中的各个阶段或变化的必然的先后顺序等等。只有把问题放在一个明确的位置 上才能使为这一意图而搜集到的事实有用。

当代实证主义不再那样单纯了。例如,它的最著名、最合格的代表者之一,斯金纳, 就在动物与人类心理学中明确地提出了学习问题。但是,由于只想提出确切的数据,斯 金纳就有意识地在方法论上把自己的分析限制在两种可观察之物之上;呈现给主体的刺 激或输入和由此产生的、可观察和可计量的反应或输出。在这两者之间当然有具有许多 中间的心理或精神变化的机制。然而在方法上斯金纳无视这些中间变化,他把这一机制 比作一只“黑箱”,人们可以把箱子的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而不知箱内到底发生些什么。 作了这样的限制之后,他的研究工作仍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方面可以举出两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对考诺斯基发现的“工具学习”的运用。在这位学者之前,人们认为 一切学习是经验或实验者引起的“外在强化”的结果,经验或实验者通过成功或奖励, 失败或惩罚来认可被研究的主体的反应。考诺斯基则证明,有些学习却相反地同自发地 使用装置中提供的媒介物有关。因此,斯金纳就在他的试验笼子里安装了某种杠杆,动 物一压在杠杆上——起先是偶然的,后来是有步骤的,食物就立刻出现。于是他观察了 鸽子、老鼠等,他看到被关住的动物,在其搜索过程中终于会加力于杠杆,杠杆便变成 了一种提供食物的工具。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立即指出,看到这样一位学者用巧妙的 办法撇开“黑箱”的内部不谈,有步骤地利用主体的一种功能性活动和一种近乎工具性 的活动(后一种活动并不排除各种不同的强化),这是多么富于启发性啊!斯金纳观察 的主要结果是,当整个装置在分配每一动物的结果方面由机制来调节时,他的鸽子在实 验的种种变更中要比实验者参与其中的细节时更快地学会人们所期待于它的东西。由于 斯金纳本人是教授,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一些对每个问题提供几个可选择的 答案的分配器给他的大学生们有程序地分配心理食物作为试验。学生一按相应的按钮, 他就可以知道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机器就继续运转下去;如果不正确,问题 又再次出现。大家都相当清楚,这项心理-教育实验的结果是如何引导斯金纳及其后继 者把这种程序教学法推广到语言、计算等的学习上的,以及目前这一方法在某些部门是 如何流行而在另些部门又是如何受到非难的。在那些反对者中,应该提出的是大语言学 家乔姆斯基。对他来说,语言的出于本能的学习是绝不能还原为斯金纳的模式的。

因此,我们刚才举例的严格的实证主义,从实验的甚至理论的观点上看,远不是没 有成果的。由于本书的目的不是批判地分析每个人的立场,而是研究各种趋势,我们无 须就这第一个趋势发表意见,只要阐明为什么它没有被广大研究者所追随,以及在那些 方面它被其他趋势补充或代替就够了。

B.在这方面,要指出的第一点是,一般来说(这不是斯金纳的情况,我们将会看 到为什么),纯经验主义走向把行为分为原子 论的块并排除任何结构主义,这不是出于经过思考的归纳或演绎,而是隐蔽的并且 是由于对问题的分割所造成的。思维的自然倾向是以简单解释复杂,并通过对复杂的直 接分解把看来是简单的不再认为是简单的;而且(这是一回事)思维的最简单的运算是 加法运算,它使人们认为一切复杂体系都是简单要素的单纯相加性集合。因此,纯经验 主义总有歪曲精神实在、把精神实在还原为人为的“原子”而达不到整个结构的危险。 这正是在古典联想主义那里所发生的情况:它一方面把知觉简单地(也就是说既看不到 证实的问题,也看不到证实的必要性)分解为一些感觉,另一方面,又假设先前的感觉 是以形象的形式被保存下来的。因此只要把主体的活动还原为用来沟通感觉与形象或形 象与感觉的联想体系,就能重新获得具体和实际的整体即知觉、概念、判断等等。

许多学者以当今的刺激-反应(或S→R)模式来替代过去的人为“联想”。这个模 式根据不同情况能带来或不带来同样的原子论缺陷。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研究者组 织实验就是向实验投射整整一个盖然判断,而盖然判断的存在本身就表明严格遵守实证 主义苦行的困难。如果把实验装置分割成小的、不连续的独立的刺激,S→R图式就又回 到严格的联想主义(但自然是知觉与运动的联想,而不再涉及盖然的形象)。如果相反, 凭借斯金纳的天才,人们选择一个带有整个因果关系的复杂情况,简言之即一个鸽子的 活动能够更自由地表现出来的天地作为刺激的话,那么S→R图式就阐明不再与任何简单 联想有关的工具行为。

(提示:登陆后自动保存当前读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