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这些基本方面,目前的研究工作并不认为格式塔的解释有道理。这些工作 证明有关的平衡形式确实更接近生物生理常数稳定性(带有逐步的甚至预先的补偿调节 系统),而不接近力的物理平衡。在动物心理学中,冯·豪斯特为大小常数被设想为天 赋的这种情况,建立了一个带有自动调节的大小常数控制论模式,至于大小常数从童年 期到成年期的发展,某些论述阐明了两种事实:第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最初的非常 清楚的亚常数直至七岁左右的大致精确的常数,然后又延长为超常数;第二是成人常有 的超常数。例如,成人在四米远的地方,看到一根八、九厘米高的直杆好象有十厘米高 似的。可是,这种在物理主义假设中无法解释的超常数显然属于对错误的无意识的预防, 因此属于博奕论所谓的“决策”,而且还是根据最小标准(最大限度地把冒险缩小)作 出的“决策”,这就和物理力的平衡不再相干了。相反,在生物学的某些发生事故时带 有超补偿而不是正确补偿的生理常数稳定性的形式中却能找到它的等同物。
一般来说,当前有关知觉的研究趋势根本不是沿着场理论的狭隘的物理主义方向, 而是沿着或许可以说是受到生物学的启发而扩大的物理主义方向发展的。美国的物理主 义学派戏谑地把自己说成是知觉的“新面貌”(new look),他们尤其着重于功能方面(情感甚至社会因素的作用)的研究。但在苏联, 这派学者却把同样的研究放在巴甫洛夫的反射学和控制论对条件作用的新解释之中加以 考虑。在这方面,应该指出巴甫洛夫曾经注意到条件作用在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断 定“天才的海尔默毫兹用无意识结论这一著名术语所指的东西”的真实性,也就是知觉 推理或前推理的实在性。但是,知觉理论只有朝向概率论时才能被看作是重新回到扩大 的物理主义。
至于智力,人们越来越不想把它还原成“格式塔”模式,原因是格式塔恰恰因为是 概率性的所以是非相加性组成的整体。而智力的运算结构(一个系列、一种分类、一连 串整数等等),尽管包含着极明确的整体规律(“群”、“网”或网络等结构),却是 严格地相加性的。换言之,智力运算在逻辑(倒置、相互性、相关或对偶变化、对合) 和物理(通过反向的相同阶段返回到出发点)的双重意义上是可逆的,而知觉过程因为 是概率性的和没有内在的或逻辑的“必然性”,则是不可逆的。于是人们不免要问,认 识功能的这一巨大两极性(在两极中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个体发生中间阶段)难道不与可 能构成物理现象——分可逆过程(力学、运动学)和不可逆过程(例如热力学)——的 最重要的二分法的东西相吻合?
因此人们就会认为,就心理学而言,对物理学参照最令人感兴趣的一面大概不是把 一个精神结构,即使是知觉假设,还原到物理结构(场结构等),而是精神结构所用的 组成方式与物理学家在认识物理结构中所使用的组成方式这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在这方 面,可逆现象与不可逆现象的分割可能同时也是解释领域特别是概率性解释领域与简单 演绎领域的划分。犹如力学,它可以作为一门理论的和数学的学科,又可以作为一门实 验的科学。
从这样一个观点即心理学最新趋势的观点来看,目前的情况是对古典物理主义的一 个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颠倒。因为产生于主要是人的考虑的信息论,已经部分地但却引 人注目地以其形式的和数学的工具与有关熵(信息可以定义为反熵)的热力学的基本方 程式相汇合;而以经济学为其专门领域的决策论或博奕论则在物理学中得到了应用(在 与熵一同起作用的马克思韦尔的魔鬼论中)。因此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里,人们都想方 设法利用这些可以说是物理-人文模式(但是,我们已在第一章第六节B中指出过,这 些模式来自人文科学,又回到物理学),尤其是信息游戏的模式。塔那曾从这一观点出 发提供了知觉“阈限”的精确理论,贝尔利那把它应用到利率问题,布鲁那和我们则把 它用在思想的策略方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