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获得精神转化。荣格把它称之为自我实现、完整性;西藏佛教则把它称为佛性,为了众生而彻悟。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众生皆可成佛,获得至高的精神转化。佛教徒和荣格都认为:这种追求光明、追求更高意识的冲动,无处不在。正如荣格所说: 从最初开始,在灵魂深处一直存在着寻求光明的愿望和摆脱原始蒙昧……摆脱精神的原始黑夜的不可遏制的冲动……这种冲动,经过数万年后,到今天依然如此。渴求光明就是渴求意识。 对于佛教徒来说,存在着一种趋向佛性的压力,这种佛性是人的本性的精髓;对于荣格来说,它是一种趋向完整性的冲动。在这两种情况中,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对荣格来说是无尽的旅程。此旅程对每一个体来说都是独特的,只能在心灵中完成。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心是具有无限权力的君王。正如能点石成金的炼金术士一样,心灵也能把一切事件转化为超验的智慧,把它作为获得彻悟的工具。这股庄严的力量不在别处,...
查看所有
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获得精神转化。荣格把它称之为自我实现、完整性;西藏佛教则把它称为佛性,为了众生而彻悟。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众生皆可成佛,获得至高的精神转化。佛教徒和荣格都认为:这种追求光明、追求更高意识的冲动,无处不在。正如荣格所说:
从最初开始,在灵魂深处一直存在着寻求光明的愿望和摆脱原始蒙昧……摆脱精神的原始黑夜的不可遏制的冲动……这种冲动,经过数万年后,到今天依然如此。渴求光明就是渴求意识。
对于佛教徒来说,存在着一种趋向佛性的压力,这种佛性是人的本性的精髓;对于荣格来说,它是一种趋向完整性的冲动。在这两种情况中,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对荣格来说是无尽的旅程。此旅程对每一个体来说都是独特的,只能在心灵中完成。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心是具有无限权力的君王。正如能点石成金的炼金术士一样,心灵也能把一切事件转化为超验的智慧,把它作为获得彻悟的工具。这股庄严的力量不在别处,就存在于我们心中。但是要认识它,我们还需要意识的钥匙。
莫阿卡宁认为藏传佛教实际是一种心理和伦理体系,是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始终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置身生活之中。产生于截然不同的传统土壤的荣格心理学却与藏传佛教有某种深刻、重要的契合之处。本书探讨了二者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架构起东西方哲学与精神传统、心理学与伦理体系之间的桥梁。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