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的爱:不忠的爱人 七

如果妻子干脆承认了会如何?

洪江的确多次诱导小雅“坦白”,并且一直告诉小雅,即使她承认了外遇,他也不会离婚,甚至不会对她怎么样。他可以宽恕小雅一时的错误,只不过他不愿意被蒙在鼓里而已。

在洪江这个案例中,小雅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自己的外遇。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小雅这样的忍耐性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威胁利诱下坚持不“招供”的。在其他的案例中,有一些被怀疑者最后就决定了“坦白招供”,虽然他们并没有犯下被指控的过错。

在极少数的案例中,这样的假招供都稍微起到了一点缓和的作用。怀疑者发现自己的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心中有些释然,在责备了“过错方”之后,也就不再纠缠不休了——不过,我希望被怀疑的人们不要幻想这种“美好”结果,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少太少了。

多数情况下,假招供带来的是新的无穷无尽的麻烦。

有些怀疑者一旦得到了对方的招供,就会变本加厉地怀疑对方,理由是“你既然以前这样做过,以后也会这样做”,假招供者平白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莫须有的“前科”,此后,对方的监视、侦查、怀疑和指责都成为有道理有根据的了,假招供者却有苦说不出。我知道有这样的例子,每天妻子回家后,丈夫都要检查她的下身和*,看有没有什么痕迹——说实话,我至今也不清楚能有什么痕迹,他也没有和我说清楚。

还有就是,作为“过错方”,从此在夫妻间就矮人一头了。对方假借道德优势,从此获得了家中权威的地位,过错方则只能放弃自己的许多权利——谁让你有错呢?

我有时也在怀疑,洪江潜意识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动机,希望发现小雅的把柄,以便从此能在家里占据优势。如果妻子敢于反抗,就提醒一下她的过错,让她马上就无话可说,这多么有权威啊。记得有一个男人曾经抓奸在床,情夫跪地求饶,并把口袋中的整钱零钱共731元交出。丈夫“原谅”了他们,但是以后只要对妻子稍有不满,他就找碴儿说731这个数字——今天买的菜真贵,这一点儿花了73块1;今天7点31分天气预报开始——妻子随即就言听计从了。

当然,这个例子并非假招供,而是确实被抓到。但是实际上,假招和真招,“待遇”并没有太大区别。

有的人知道,或者误以为知道配偶的外遇后,会做一件非常有害的事情,那就是追问细节。虽然说这样做有害,但是他们会忍不住去追问。我接触过太多的类似的例子,问配偶是怎么和外遇者认识的,问发生过多少次性行为,问性行为的各种细节,从体位到时间到*……被询问者往往很不愿意去说这些细节,但是占有道德优势的“审问者”却不依不饶。

“审问者”在追问细节过程中,实际存在着一种“窥淫和受虐”*。所谓“窥淫”就是通过询问而试图“看到”对方的性过程,从而满足自己变态的性的欲望;而所谓“受虐”就是在询问细节时,这些人会感到嫉妒导致的痛苦,但是在这个痛苦中隐含着一种*。当然,当事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是,作为客观的观察者,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很常见。按照交互作用分析理论,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有些人潜意识中就是会收集痛苦,从而达到维持自己 “被别人亏待”的自我认知。

对洪江来说,虽然至今没有发现小雅的外遇,但是类似迹象也还是有的。他的幻想中会出现生动的“小雅和别人*”的场景,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窥淫”,是一种变态的*望,而他在怀疑和嫉妒的痛苦中,也同样感受到一种“受虐”的*,一种把自己塑造为受难者的*。实际上,这还是一种对父亲的认同。

还有一个本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在窥淫中,我们会有一种想象的对参与者的认同。在洪江身上,就是对村长的认同。潜意识中,洪江觉得自己应该是和村长一样的人,才值得被女人爱,于是他也就在无意识中试图模仿村长,做一个有本事的、有文化的人。

我记得当时自己分析过洪江的许多梦,梦中多次出现的主题,就是学习村长或者在梦中把自己想象为村长。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会认为这反映的是洪江试图替代村长成为母亲最爱的人的俄狄浦斯愿望。不过在我看来,这也可以看做一种非常简单的心理,也就是学习最强的人,才能让我们自己更强。可惜的是,我当时没有记录,所以现在已经完全回忆不起来那些有趣的梦和我们奇妙的分析过程了。

对村长,这个洪江很厌恶的人的潜意识认同反而成就了洪江。洪江努力想把自己塑造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从而使他的学习有了巨大的动力,最后成就了他的大学梦。在分析中,洪江也感叹说,如果没有这些病态的情结的影响,他十有*是不会考上大学的。考不上大学,也就不会和小雅这样一个上海女孩结婚,现在的他,也许和中学的同学一样,到什么地方打工,和同乡的某个打工妹恋爱结婚,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坏人也许会对我们很有帮助,这个金庸小说中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存在。能够透彻地看到这些的人,有时在心里会偷偷地感谢那些坏人。

(提示:登陆后自动保存当前读书进度)